为精准提升临床医学院教师对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质量,破解申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,助力科研成果与实验室建设深度融合,9月24日,临床医学院在昆仑路校区举办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。会议特邀临床医学院银龄教授吐尔逊江·买买提明、医学技术学院援疆教师孙钰教授、张伦军教授、梁坤彭教授、孙俊杰教授,护理学院副院长王茜教授组成专家指导团。
本次指导会以“精准把脉、靶向赋能”为核心目标,旨在通过专家深度点评,帮助申报教师优化项目设计、提炼创新亮点、规范材料撰写,同时为全院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,助力学院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工作实现新突破。6位专家在临床检验技术、医学数据挖掘等领域经验丰富,王茜深耕护理学科建设与临床转化研究,为本次指导会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汇报环节中,我院6名教师围绕各自申报的重点实验室项目,结合PPT从研究背景与意义、核心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设计、创新突破点、预期成果与转化路径、经费预算合理性六大维度展开详细阐述。汇报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、地域健康特色与学科前沿方向,具体包括聚焦民族医药在特定证型疾病治疗中的疗效验证;围绕新疆特色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展开;聚焦常见临床疾病的中医证型与生物标志物关联分析等。拟依托实验室临床样本检测与数据统计平台,为疾病精准辨证提供实验室参考。每位教师汇报后,主动提出当前在项目逻辑梳理、创新点提炼、实验室平台资源匹配等方面的困惑,为专家精准点评提供依据。

各位专家结合自身科研经验、援疆工作实践及护理学科建设成果,对6份项目书进行“一对一”深度点评,既肯定项目“立足地域需求、紧扣临床痛点”的优势亮点,又直指问题短板并给出可落地的优化建议。在专家点评环节,各位专家结合项目实际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:吐尔逊江・买买提明教授重点指出,需进一步优化项目摘要部分,确保摘要能精准概括研究核心目标、创新点与预期价值,提升申报材料的第一印象;孙钰教授、张伦军教授再次强调研究内容的聚焦性,建议围绕1-2个核心方向深入展开,避免因覆盖过多研究点导致深度不足,影响成果的说服力;梁坤彭教授、孙俊杰教授则建议补充项目与实验室定位的关联性表述,明确项目对实验室“临床检验技术创新”、“地域医药成果转化”等核心方向的支撑作用,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;王茜院长针对经费预算细节提出要求,提醒需细化各项费用的测算依据,确保预算明细清晰、逻辑严谨,避免因测算模糊影响申报可信度。
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中凯对本次指导会进行总结。6位专家的指导既覆盖技术细节优化,又兼顾申报策略规划,有效解决了教师在项目设计、材料撰写中的实际困惑;要求汇报教师根据专家建议完成项目书修改,重点完善技术路线简化、创新点精准表述、预算明细补充,修改后提交科研管理办公室审核。
本次指导会的成功召开,不仅提升了申报教师的材料撰写能力与项目设计水平,更明确了学院“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、服务临床科研需求、传承地域民族医药”的申报方向,为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项目立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作者:温仕倩、编辑:阿卜力米提·阿卜力克木、初审:阿卜力米提·阿卜力克木、终审:李中凯